制造业的大力发展,与之而来的是其承载空间的大量建设,除了老牌产业园开发企业、国企平台公司等仍在持续发力之外,也有很多本土实体公司、科技平台企业加入产业园开发与运营领域。虽然市场已经比较成熟,但大量新进者入局或许会带来一场产业地产领域的重新洗牌,也将形成一场优胜劣汰的最终角力。
回复(4) 11-01 16:36 来自版块 - 园区开发
表情
幸福湘江世界经济复苏迟缓,企业融资难度加大,成本控制优先级再次提升,“好用、便宜”是企业选址最直接的驱动因素。 产业园开发运营的参与者越来越多,各家都需要练好“内功”迎接挑战,虽然品牌开发企业已经形成了自身成熟的标准化产品体系,当越来越多的“新晋贵族”进入市场,老牌的产业园开发企业也无法...(11-01 16:44)
幸福湘江现在市场经常碰到一些滞销项目需要二次盘活,而问题基本分为两种,一种是产品有问题,不符合区域发展阶段和产品本身配置问题,另一种是产品很高配,但是成本过高导致推出价格难以被市场接受。 以北京为例,在十四五规划发展高精尖产业体系的基础上,各区都在梳理自身的产业载体,加大招商力度,产业...(11-01 16:42)
幸福湘江[附件](11-01 16:40)
幸福湘江在工业领域,中小企业数量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户数的比例超过95%,大多数企业都在租赁产业空间或者选择购买已建成的产业载体,这让很多企业信心满满的进入了产业地产开发领域,直接复制、简单学习市场已成熟的标准化园区产品,出现追求利润而降低产品标准,或追求高配标杆造成成本浪费,或做出不符合...(11-01 16:39)

返回顶部